欢迎访问宿州学院财务处网站!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正文
2024年度述职述德述廉报告--李杰
发布人:裴艳丽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06日

财务处综合业务科科长 李杰


2024年是我校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财务管理工作不断优化、服务效能持续提升的一年。作为学校财务处的一员,我始终秉持“严谨、规范、高效、服务”的工作理念,立足岗位职责,扎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按照学校2024年度单位(部门)目标考核和中层领导人员及科级干部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述职述德述廉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2024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关心集体,有团队精神,服从安排,工作认真负责,立足本职工作,积极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做好全校教职工收入计税与发放。主要包括完成2024年度我校教职工每月工资核算发放工作,2024年度全校教职工党支部津贴、特殊人才津贴等以及多批次新进博士安家费与租房补贴发放工作等。同时与后勤管理处和国资处沟通合作做好我校教职工按月代扣水电费、物业费、房租费等工作。完成我校教职工全年工资收入与其他收入的税款核算与申报缴纳工作,以及我校发放外单位人员的劳务费的计税及申报工作。同时积极地为同事解答新税法下个人工资薪金、劳务报酬、专项扣除以及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等相关问题,与税务部门积极沟通合作,通过发放通知、短信提醒以及实地走访等多种渠道完成我校2023年度的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严格落实个人所得税政策,针对年度个税汇算清缴政策变化(如专项附加扣除调整、年终奖计税方式优化等),协助教职工完成个税申报,确保政策落实“零误差

做好全校教职工五险一金的核算申报及缴纳。完成2024年全校教职工公积金基数核定以及每月公积金核算与缴纳工作,与公积金中心积极沟通完成新进教职工的公积金开户、同城转移与补缴以及离退休教职工公积金封存工作,与人事处等部门协调合作完成全校教职工社保基数核定,每月社保核算、申报及缴纳工作,完成新进教职工的社保补缴以及部分教职工往年社保的补缴工作。同时积极为有需求公积金贷款或商贷买房的同事提供收入证明的开具,积极解答同事关于公积金社保的相关问题。

是其他工作情况。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会计核算科报账工作,熟练掌握工资、收费、财政一体化支付等相关工作。本年度担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线性代数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认真负责,课前认真备课,课后积极为学生答疑解惑,研究教学教法,深受同事和学生的认同与喜爱。

二、廉洁自律情况

本人始终把廉洁建设作为推进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绷紧廉洁之弦,严格遵守各项制度,保持严谨细致耐心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坚守工作岗位,切实践行廉洁自律规定。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风廉政建设变成行动自觉,贯穿于日常工作始终,养成奉公守法、以清廉为荣的工作作风。始终坚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在实践中严以修身,严以律己。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教师收入计税与发放方面 

政策掌握滞后:对个人所得税、绩效计税政策更新跟进不及时,导致个别计税口径模糊,存在潜在税务风险。 

发放效率不足:工资外收入(如科研奖励、基础绩效等),跨部门协作效率低,偶发延迟发放问题。 

2.五险一金核算与缴纳方面 

沟通反馈不畅:教师对五险一金扣缴明细疑问较多,解答渠道单一,未能提供个性化查询服务。 

3.学生学费与住宿费管理方面 

欠费催缴机制薄弱:对长期欠费学生缺乏动态跟踪和有效催缴措施,部分欠费时间较长 

数据整合不足:学费减免、助学贷款等信息与财务系统未完全对接,需人工核对,效率较低 

四、下一步改进措施

1.优化教师收入管理流程 

政策动态跟踪:建立税务政策学习小组,定期参加财税培训,联合人事部门修订计税操作指南。   

数据交叉校验:与人事、科研部门建立月度数据对账机制,确保计税基数与发放金额精准匹配。 

2. 提升五险一金管理效能    

开通个性化查询通道:每季度同步人事职称变动信息,实现缴费基数自动化调整,减少人工干预开发微信小程序或自助终端,教师可实时查询缴费明细及政策解读。 

3. 加强学生费用精细化管理 

完善欠费管理机制:联合学工部门建立“预警-催缴-帮扶”三级管理体系,对困难学生提供分期缴费方案。 

推进系统数据互通:打通财务系统与学工、教务数据库,实现学费减免、住宿分配信息自动同步。   

作为一名高校财务工作者,我深知责任重大,工作中每一笔薪酬的精准发放关乎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每一分学费的规范管理维系着学校的平稳运行。以后工作中,我将继续以“精细化、专业化、信息化”为目标,紧跟财税政策变化,深化业财协同,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实的财务保障。